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周礼》中的“五齐”和“三酒”之说

夏商周时期的酒文化:《周礼》中的“五齐”和“三酒”之说

上古时期虽出现了酒,但只能算是原始的酒。到了夏商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多余粮食的积蓄,酿酒技术得到提高,酒也产生了分类,《周礼》中就有“五齐”和“三酒”之说。

禹饮美酒后,就预言有君王会因酒亡国。后来,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天子之位传到夏桀时,禹的预言应验了。夏桀贪婪女色,整天沉湎美酒。他为了取乐,派人开凿了大池,注入美酒,并在其中泛舟取乐。他还命人把酿酒过滤的酒糟,堆积成连绵数十里的山,称之为“糟丘”。夏桀还常让群臣,爬在酒池边上,学牛饮水一样喝酒,酒醉后就坠入酒池淹死。夏桀贪于美酒玩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最后被商汤取而代之,夏桀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酒亡国的君主。

夏商酒业发展

夏桀能凿出酒池,堆糟为丘,这说明了在夏朝末期酿酒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夏朝灭亡后,商朝建立,商朝人也喜欢饮酒,贵族饮酒更为盛行。这些贵族的墓葬中,随葬的酒器紧贴棺木。现代考古发掘出大量青铜酒器,都证实了商代社会的饮酒风气。当时的酒水主要是酒和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酒和醴的记载。商朝人喜饮酒,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人工酒曲酿酒,这就极大的提高了酒的产量。

西周的禁酒令

商朝传至纣王,又上演了因酒亡国的一幕。纣王和夏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统治手段十分残酷,导致民间怨声载道,众叛亲离后,被周武王所灭。武王灭商后,总结前者灭亡的教训,开始禁酒。在当时,上至王亲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不能纵酒。武王死后,周公旦辅成王管理天下,特别制定了《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文王在西部创建国家时,就经常告诫各个诸侯和各级官员,在平时要节制饮酒,只能在祭祀时用酒。他还说,上天之所以降下灾难,是因为人们酗酒后,丧失了道德。不少诸侯国的灭亡,有很多也是因为饮酒而造成的。可以说《酒诰》是文献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禁酒令。周王朝为了有效的禁酒,还建立了一整套机构,严格管理酿酒和用酒。但是,随着酒业的发展,饮酒屡禁不止,而且饮酒范围还进一步扩大,饮酒的人数也日益增多,酒类也不断的增多。

周代酒的分类

周朝管理酒的机构中,已经产生了专门的技术人才,他们掌握了固定的酿酒方法,并且建立了酒的质量标准。《周礼·天官》中记载: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五齐”是酿造出的不同规格的酒,其中“泛齐”是含有酒滓,味道很淡的酒;“醴齐”是一种酒汁和酒滓相混合,而且带有甜味的酒;“盎齐”是白色的浊酒;“醍齐”是黄色的酒;“沈齐”是去掉酒滓的清酒。事酒、昔酒、清酒,大概是西周王宫内酒的分类;事酒是专门用来祭祀的酒,它是临时酿造的,酿造期较短,而且不需经过贮藏;昔酒则是经过贮藏的酒,它是用来招待贵宾的;清酒是档次最高的酒,它是经过长期贮藏后,再经过过滤和澄清等步骤制成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1550.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