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人很多,
懂酒的人却凤毛麟角。
对于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白酒,我们到底了解多少?
是一本本专业的知识理论让人望而却步;
还是一个个特有的名词术语让人费解;
想要了解却苦于内容晦涩,无法轻松阅读?
现在福音来了,
这本豆瓣9.2分的
——《酒的中国地理——寻访佳酿生成的时空奥秘》
白酒扫盲必读书目,更是白酒爱好者枕上书。
《酒的中国地理》作者李寻、楚乔,号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雕侠侣”。
李寻,一位著述领域宽阔的自由学者,哲学、历史、自然科学,无所不涉。
楚乔,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和西北大学博士后,精研俄国史、中东史和国际关系。
两人均为白酒国家二级品酒师。
他们带着丰富的学识和有趣的思维,
走出殿堂,
走遍全国考察酿酒业,
采访著名酿酒师,
深入研究中国酒文化文献,
探索酒文化的地理分布和时空关系的基本规律,
以不一样的角度和维度探索中国白酒历史文化。
历时数十年,把繁杂又枯燥的酒文化知识系统整理成书,终于有了这本开山之作。
两句分布话,精准全息扫描中国白酒地域
曾经有网友学习白酒分布,记得相当费劲,不仅花费时间长,还容易记错、记混淆,我果断给他推荐了这本书。
要知道,中国白酒何其多,单单只算知名白酒,没有一百也有几十。
纵观中国白酒版图,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知名白酒,有的甚至多达6-8个。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品质不错、知名度略低的白酒了。
这本书将中国优质白酒的分布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出来,非常方便理解和记忆:
......我们发现了中国优质白酒的两大聚集区域:一个是大运河区,从北京、河北、山东再到江苏、安徽、河南东部,在这个区域里,北京有名酒二锅头,河北有名酒衡水老白干,山东济宁、德州一带是集中产酒区,江苏有以洋河大曲、高沟酒、汤沟酒和双沟酒等所谓的“三沟一河”为代表的名酒,安徽有古井贡酒、金种子酒,河南东部有宋河粮液,等等。......
另一个优质白酒聚集区是古盐道区,从山西,经过陕西关中地区,过宝鸡,经川陕古道进入四川,再到贵州。这个区域或里的名酒更是数不胜数,如陕西的西凤酒,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沱牌舍得、文君酒、郎酒等,贵州的茅台酒、习酒、青酒,等等。
了解这条脉络,中国优质白酒的分布在脑海里瞬间清晰:
哪里产优质白酒、为什么产优质白酒?
这些地域白酒的香型特点及酿造工艺又是哪些?
随之,这些衍生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大公式,秒记白酒12大香型
众所周知,白酒有国家标准的香型有12个。
每每一听到这些,是不是想起来都糊里糊涂?
除了酱香茅台、浓香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清香汾酒,你还知道哪些香型及其代表酒呢?
《酒的中国地理》四个公式告诉你白酒基本香型。
酱、浓、清、米,重点说一下米香型代表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其它代表自不必说。
衍生香型:
酱+浓=兼香(酱中带浓、浓中带酱)
代表:安徽口子窖酒、黑龙江玉泉酒
浓+清=凤香
代表:陕西西凤酒
浓+清+酱=特香、馥郁香
代表:江西四特酒、湖南酒鬼酒
浓+酱+米=药香
代表:贵州董酒
浓香衍生:芝麻香
代表:山东景芝
米香衍生:豉香 代表:石湾玉冰烧 九江双蒸
清香衍生:老白干香型 代表:衡水老白干
白酒香型的最初分类,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评比和品鉴不同类型的白酒。
发展到今天,香型种类更加丰富,白酒的特点也不能单单用香型就能概括。
所谓“一酒一香一味”,好酒者,自然懂得不拘泥于香型,而注重于酒本身。
新观念:你的口味由自己决定?
你是不是以为,你喝酒的口味是由自己决定的?
其实不然。
人们对自己口味的定义,并不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判断出的,而是外在的文化因素灌输给他们的。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能喝出酒的好坏或香型的类别。
不过一款酒好不好喝是一方面,是否流行则更多取决于社会因素。
说白了,往往取决于上流社会(官员、富商)的口味,以及市场营销的力度。
建国之前,国内的主流酒是黄酒,尤以绍兴黄酒、花雕最为推崇,白酒方面,地位最高的当属清香汾酒。
建国后,国内的主流酒是白酒,酱香茅台更是被推上了神坛。
黄白之争,究竟是为何?
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的口味和喜好发生了变化。
喜好黄酒的人多是沿袭下来的旧统治者,如清代王公、官僚和富商,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都是延续至清。
建国后,政权发生了改变,新的统治者更偏好白酒,加上计划经济时期节约粮食等的需求,白酒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对于白酒,我们知之甚少,思考更少。
这本书,不仅让你从政治、经济、地理角度全方位解析中国白酒,更带给你更多思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27943.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