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的酒文化(酒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的酒文化(酒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酒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饮酒是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文人墨客,酒后作诗作词作文章,创造了一篇篇流传千古的优秀作品。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巨匠李白和曹雪芹都是好酒之人。李白,无酒不成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酒是李白的魂,酒后的他,借着三分醉意,“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酒是曹雪芹的命,他可以穷困潦倒,可以衣不蔽体,但依然“举家赊粥酒常喝”,也正是因为有了酒的滋润,一部《红楼梦》充满了浓浓的情意,写尽了人间悲欢。

从先秦起,“酒”就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股肱之臣的词章里,在酣畅的酒意中酝酿出万古诗情。经过岁月的沉淀,造就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这种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为人所乐道,也形成了所谓“无酒不成席”的习惯。而“酒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成了“酒桌文化”,传统酒文化中提倡的“礼”,随着瓶干酒尽,似乎也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去。看着古人与酒之间割不断的联系,却越发觉得今天人们在提及“酒文化”一词时,大多缺少了一种内在的联系,缺少了“酒文化”里本应散发的陈年酒香,在今天,酒中蕴藏的更多的是觥筹交错的浮华,是酩酊大醉的喧嚣。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陋习,但诸如此类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诚然,数千年来的“酒文化”值得继承和发扬,但我们更应该继承的是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精神内核,一种“小酌慢品”的生活情趣,一份不加掩饰的率性真情,而不是在酒桌上皱着眉头,灌下一杯又一杯红色、白色或黄色的液体。

酒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

“仁者,爱人也。”霍去病倒酒于泉,与众将士痛饮,酒是爱兵如子的“仁”;

干了一碗酒,“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桃园三结义,酒是千古传唱的“义”;

“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酒是万世师表孔子提倡的“礼”;

“一壶解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酒是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之久的“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头”,酒是荆轲一诺千金的“信”。

中国古典传统名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义薄云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痛快淋漓,酒的存在让一百单八将血肉鲜活。《三国演义》中,酒更不可缺少,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张飞怒鞭督邮、周瑜斗蒋干……一篇篇都离不开酒。《红楼梦》中凡有情处必有酒,尤其众才女以酒斗智,令全书酒香情浓。

在中国古代,喝酒是一件雅事,不但讲究饮酒对象,甚至讲究饮酒地点乃至醉酒地点的,尤其是在知识精英层面,对于饮酒的礼仪十分重视。譬如在吴斌的《酒政》就曾表示,饮酒对象应是“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酒地点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酒季节则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吴斌《酒政》)。袁宏道在《酒令》中又提到,理想的醉酒地是“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章程,畏其侮也;醉俊人宜加觥盂旗帜,助其烈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

中国人讲情义,千言万语尽在一杯酒中,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则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是中国人一切激昂、慷慨、深情情绪的表达,因为酒,中国人的情更深、义更重。俗话说“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这也是中国人的善恶分明的情,前者讲的是待人以礼,体现了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对朋友真诚、热情,后者则体现了中国人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精神。在军中,战前必有壮行酒,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为维护国家正义以及和平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胜利了,喝下一杯庆功的酒,再创辉煌;失败了,喝下一杯反省的酒,再接再厉。得意时,再喝一杯开心的酒,壮志凌云;失意了,喝下一杯壮志的酒,从头再来。

酒文化作为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文化、艺术,酒已经渗透在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篇篇“酒后箴言”,借古喻今,以唤醒当今社会人们心中正在沉睡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懂得“美酒饮至微醉后”的情趣,为生活加一道酒文化的佳肴,能够接受“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天真,能够用酒点燃对生活的激情而赶走麻木冷漠,也许就是对酒文化的最好传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9555.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花间一壶酒的头像花间一壶酒投稿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