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帕博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1973帕博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对毕加索的当代艺术,我们必须采取一种完全直接的、真诚的、自发的、单纯的…….方式加以评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该将他置于所谓“伟大人物”的可恶基座之上,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变化的艺术家,他不会受缚于伟大人物雕像上那些死气沉沉的线条。
关于毕加索的宣传,有许多明显错误,其中最大的谬误,就是把他与超现实主义画派混同起来。事实上,在他的大多数绘画中,主题几乎总是实实在在的,而非模糊不清的梦幻世界,也从来无法变成象征隐喻,换言之,他的作品,毫无任何超现实主义之处。人的肢体、人的物品,出现在人的氛围里,这正是我们在毕加索这里最终发现的东西。米歇尔·莱里斯,《文件2》,1930
没有孤独,将一事无成。我为自己创造了无庸置疑的孤独。现在,要让自己孤独,实在太难了,因为我们有了手表。你见过圣徒先哲戴手表吗?我四下察看,从来没见过,连被钟表匠尊为祖师爷的圣徒都没有。毕加索在特里亚德的谈话,1932
注:这幅画作由毕加索于1959年12月22日创作,原作收藏在木桐博物馆中。毕加索于1973年去世,木桐将这一作品做为当年的艺术酒标,来同时纪念木桐历史上最不寻常的1973年份。在这一年木桐由二级庄荣升为一级庄,酒标上这句话:PREMIER JE SUIS, SECOND JE FUS, MOUTON NE CHANGE,曾经第二,现在第一,木桐从未改变。1973年,根据时任法国农业部长希拉克先生所签署的命令,木桐堡终于正式成为一级酒庄。
1974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NTHERWELL)
1974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NTHERWELL)
美国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1915-1991),早先学习哲学,后来才成为画家。四十年代,经过短暂的超现实主义阶段,他转向了抽象表现主义,并与罗思科及杰克森·波洛克一起展出作品。绘画的同时,他还进行理论探索,1948年,这位“哲学家画家”,出版了一部论述麦克斯·厄恩斯特的专著;1952年以前,他还一直担任《现代艺术文献》编辑部主任,该刊将达达主义的绘画、草图及手稿汇集在一起。他本人的绘画风格此时已完全成熟,反复运用大块的、黑色的、令人不安的表现形式,介于抽象主义与书法之间。
马瑟韦尔为罗思柴尔德木桐堡绘制的1974年份酒标,是他的一幅完美杰作,展现了他作为纽约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非凡创造力。
1975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75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1930-1987),生于美国费城。他起初从事广告画创作,后成为“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波普艺术定义为“化平庸为神奇的艺术”。1962年,他展出了著名的可乐瓶系列作品,采用丝网印刷复制。随后,他又将此形式扩展到“金宝”汤罐及“亨氏”番茄酱系列。他进而将这一处理方法用于“明星系列”:玛丽莲·梦露、丽兹·泰勒、杰基·肯尼迪。沃霍尔试图通过攻击社会尊崇的神话,来对消费社会进行讽刺和颠覆:制成品在画布上的表现,只有空虚;杂志封面上表情呆滞的名人面孔,让自己也变成了消费品。画家本人亦不避自毁:沃霍尔本人染着头发、化着浓妆,也成了一件作品;他还把自己的画室戏称为“工厂”,里面住着一群与美国诚实劳动者截然对立的社会边缘人。
在罗思柴尔德木桐堡1975年份酒标中,沃霍尔按自己的习惯,选用了主人公的几幅经典照片,将菲利普男爵亦庄亦谐的不同神态并列呈现出来。
1976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
1976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
法国画家皮埃尔·苏拉热,1919年生于罗德茨。1937年左右,他发现了塞萨娜和毕加索的作品。
从1946年起,其艺术风格彻底转向了抽象主义。他以一种充满力量与严谨的新绘画语言一下子就被公众所认知:他充满激情地用耙子、刮刀、毛刷作工具进行绘画,把诸多暗色长流交织在画面上。
他的作品几乎总是单色的:黑色,有时也使用棕色或钴蓝色,就像他绘制木桐堡1976年份酒标所用的钴蓝色。
此外,在这幅单彩酒标上,苏拉热还将罗思柴尔德木桐堡的开头字母嵌入其中,引以自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35922.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