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口粮酒?
先列一组数据,中国白酒百分之八十的销量是低端口粮市场贡献的,中国白酒百分之八十的营业额是中高端名酒贡献的!
说明了什么?口粮消费才是中国白酒的塔基。
产品多,竞争大,选择难,也就成了口粮酒市场的大难题。
至于说中高端名酒,更多场景是送礼,招待。只要面子问题能解决,其余都好办。
白酒的“面子”体现在白酒品牌,以及单品的知名度。
价格越往上走,产品越少,垄断型的超级名品越明确,选择起来越简单。
比如说400元,肯定选择剑南春。1000元绝对选择五粮液。2000元以上唯一的选择就是茅台。
反观口粮酒市场,价格越往下走,选择起来越困难。
今天这篇文章,帮您彻底解决如何选择口粮酒的问题,少花钱,喝好酒。
首先要明确口粮酒的定义,简单表达就是,自己花钱买来长期喝,又能负担得起的酒。
先说一组数据,中国80%以上的酒友,口粮酒消费都在100元以下。这一部分人群中又有80%的酒友消费都在50元以下。
现在应该清楚,当年的老村长,牛二这些酒精酒为什么会火了吧?核心原因还是便宜,有足够大的消费群体。
底层的劳动人民比上层的小康人民,更需要用白酒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苦难,哪怕是食用酒精。
这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说,对于大多数普通酒友,口粮酒绝对不是我们经常挂嘴边的王子、汉酱、1988……
有些哥们经常会把这句话挂嘴边:茅台迎宾酒很垃圾,根本没人喝。
说这句话的人大概率是假大哥,因为真大哥绝对不会说这样掉身段的话。
紫迎宾现在一瓶180元,中国有几个家庭能天天拿紫迎宾当口粮呢?
暂且不说这两年钱难赚,即便是前些年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也不见得人人都可以天天喝紫迎宾。
所以说,千万别信朋友圈儿看到的高端大气,也不别信抖音抖音刷到的奢靡繁华。
互联网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不真实。
我从来不会贸然去评价一个热点事件,诸如一些奔驰司机事件,路虎司机事件……
我们通过手机看到的往往都是表象,你怎么确定这些内容没有被断章取义呢?
看着别人的朋友圈天天都是汉酱,偶尔喝个青花郎。然后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光瓶玻汾,瞬间觉得不开心了。
完全没有必要,喝得起和天天喝,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我对选择口粮酒有三个标准,以及三个步骤!
如果我的经验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文章结尾打赏我一杯酒水钱,码字不易,付费是最简单的认可方式!
先说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适合自己
酒没有绝对的好坏,喝着舒适,饮后无负担,这是喝酒的终极!
正如白酒的不同香型,其实也是在对应不同的口感,浓香比清香口味重,酱香比浓香口味重,董香比酱香口味儿重。
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去吃四川菜,大概率是接受不了的。
这里建议各位,也不要过份的去琢磨评酒人口中的各种香味儿:果香了,花香了,蜜甜香了,陈香了,焦糊香了……
其实,这些香味儿只是一个具象的表达形式而已。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是很难搞的清楚的,二两酒下肚,基本上只剩下酒精香了。
总结一下,就是不要去跟风,也不要过份的去迎合一些东西。冷暖自知,自己喝着舒服才是硬道理。
第二个标准:相对便宜
贵的一定是好的!这句话不会错。
但是,口粮酒的选择一定是价格之间的博弈。
如果你属于那一小部分钱财已经变成身外之物的酒友。压根不用看这篇文章,紧着贵的喝就可以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圆习酒和银质习酒哪个品质高?肯定是银质品质高。
哪个更适合当口粮酒?肯定是圆习酒。
圆习酒和银质之间的品质差距不足以让大部分酒友去多花二三十块钱。这就是选择口粮酒的现实情况。
我可以委屈自己,但是不能让生活的压力委屈我的家人!
结合第一点总结一下,要在符合自己的口味之下,寻找到足够便宜的口粮酒。
第三个标准:相信品牌
品牌一定是基础!
同样的酒质,大厂的生产成本一定是低于小厂的,任何制造业都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错误,大品牌所带来的损失一定是高于小品牌的。所以,大品牌更惜命,出问题了,就很难从新再来。
最近某品牌的10斤装塑料桶装酒卖的很火。一桶199元,折合下来19块钱一斤。这是零售价,不是成本价。
给大家列举几个这个酒的固定成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仓储成本,税收成本,物流成本……这些成本都不算大头。
还有一个是推广成本。何政军,邵峰,还有一个胖子,叫什么威的,还有一堆一堆的二三线明星,这些明星的成本哪里来?
自然是消费者买单。当然了,这个也不算最大的成本支出。
还有一个成本是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流,各种短视频平台,只要一刷,绝对能看到他们的投流广告,这一部分投流费用哪里来?
把这个成本加进去,咱们再来算算,这一桶酒的成本到底多少钱?言尽于此,有钱人,咱招惹不起!
各位,回忆回忆,桶装酒并不是今天才火起来的,很早就有了。只是之前一波波的韭菜收割者早已功成身退,或者死在半路了。
茅台镇故事酒,尿黄尿黄的陈年老酒,网红酒,所谓的定制特供酒……这些酒真的不要碰。
没有品牌地基在,他们可以随时撤退,换一块地,从新开始!
总结以上三点,口粮酒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既要适合自己,又要相对便宜,还必须有品牌做基础。
如何搞?给大家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自己的口味以及消费水平
确定口味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确定香型。
主流香型就是浓,清,酱,喜欢哪一个,自己应该心里比较清楚的。
确定消费水平,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口粮消费的价位,是50,还是100,又或者是更高。
这两点都很好解决。
第二步、找到对标产品
根据自己确定的香型和价格,寻找对标产品。一定是针对知名品牌去找对标。
比如你的口粮消费是100元左右,喜欢酱香,你的对标产品有哪些呢?
圆习酒,老珍酒,潭酒银酱,金沙回沙五星,这四款酒算是这个价位段品牌白酒中比较知名的产品。
先一样买一瓶回来,共计花费不会超过400块钱。
第三步、对比品尝
四款酒对比着喝,不同时间段对比,不同场景对比。
抛开你所听到的别人对这些酒的评价。以自己最真实的饮用感受来判断,找到你喝着最舒服那一款。
你选出的这个其实就可以作为你的长期口粮酒。
这三步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酒友不愿意去做。
宁愿把选择权交给一个个口若悬河的白酒主播,始终不愿意自己花点成本亲身感受一下。
到头来,还是从这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
最后做个总结吧!
相信大厂嫡系热销产品,口粮酒也是一样的逻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61211.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