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你也能成为品鉴白酒的高手!

酒鬼暴论!三招撸空平台漏洞

白酒品鉴是一门融合感官体验与文化底蕴的艺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细致的观察,我们可以领略不同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层次变化和酿造的智慧。

一、 白酒品鉴的核心方法

白酒品鉴主要从:视觉、嗅觉、味觉和口感进行综合评判。核心是以“观色、闻香、品味、定格”开始。

1. 观色

目的: 通过观察白酒的清澈度、色泽透明度,粘稠度和挂杯现象做第一步评判。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成为品鉴白酒的高手!

方法:

将白酒倒入透明、洁净的品酒杯中(郁金香杯或小高脚杯为佳),约1/3至1/2杯。在适宜的光线下(自然光或白色背景灯光),举杯齐眉观察。观察酒体是否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陈年好酒允许有极微胶状物)。

观察色泽:新酒通常是无色透明。只有陈年时间较长的白酒(尤其是酱香、浓香)会呈现微黄、浅黄、甚至琥珀色(颜色深浅与陈储时间、容器、工艺有关,但并非越黄越好)。

轻轻摇晃酒杯,观察酒液沿杯壁下流的“挂杯”现象。挂杯的密度、粗细、下滑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酒体的醇厚度和酒精度高低(酒精度高、酯类物质丰富的酒挂杯更明显持久),但这不能直接等同于酒质优劣。

2. 闻香

目的: 捕捉酒液释放的香气类型、强度、纯正度、协调性和层次感。这是品鉴中最关键、信息量最大的环节。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成为品鉴白酒的高手!

方法:

静置初闻: 酒杯静置,鼻尖距离杯口1-2厘米,轻轻吸气。感受酒液自然散发的初始香气。

轻摇细闻: 轻轻摇晃酒杯,使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香气分子加速挥发。将鼻子凑近杯口(不要贴上去),用短促、轻柔的“嗅闻”方式(类似闻花香),分层次感受:前香: 最先感知到的、挥发性最强的香气。中段香: 酒液核心的、最具代表性的香气。底香: 持久、不易挥发的香气,常在空杯后留存(空杯留香是重要指标)。空杯嗅闻: 将酒液倒出或饮尽后,间隔一段时间(数分钟),嗅闻空杯。优质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空杯留香持久且优雅复杂。

闻香要点:

注意香气的纯正度有无邪杂味、异味,感受香气的浓郁强度,辨别香气的类型(粮香、曲香、窖香、糟香、果香、花香、陈香、焦糊香、蜜香等)。体会香气的协调性(各种香气是否和谐统一,有无突兀感)。感受香气的层次感与变化(前中后段香气是否丰富且有递进变化)。

3. 品味

目的: 感受酒液在口腔中的味道、口感和风味变化。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成为品鉴白酒的高手!

方法:

喝一小口酒(约2-5ml),使其均匀分布在口腔中(舌尖、舌两侧、舌根)。

轻漱酒液,让酒液充分接触整个口腔和上颚。

专注感受:

入口感受:柔和、辛辣、刺激?

味道: 甜、酸、苦、咸、鲜(旨味)的基本味觉,以及这些味道的强度、协调性和平衡感。

口感(触感):

醇厚度/酒体: 酒液在口中的重量感和饱满度(厚重、中等、轻盈)。

细腻度: 口感是否丝滑、柔顺,有无粗糙感。

绵柔度/爽净度: 入口是否顺畅舒适,有无强烈的灼烧感;下咽是否利落。

涩感、收敛感: 是否明显?通常涩感过强是缺点。

爆香/喷香: 某些香型(如浓香)在口腔中香气瞬间绽放的感觉。

风味层次与变化: 感受酒液在口腔中味道和香气的演变(前味、中味、后味/余味)。

协调性: 甜酸苦咸鲜、香气、口感是否和谐统一,有无某一方面过于突出或缺失。

回味: 咽下酒液后,口腔和喉咙中残留的味道和香气感受(长度、类型、愉悦度)。回味悠长、舒适是优质白酒的标志。

4. 定格

目的: 综合前三步的感受,对白酒的整体风格、典型性(是否符合其香型特征)和品质等级做出判断。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成为品鉴白酒的高手!

考量因素:

香气的典型性、丰富度、优雅度、协调性。

口感的平衡度、醇厚度、细腻度、舒适度。

风味的复杂性、层次感和持久性(回味)。

整体是否和谐、愉悦,有无明显缺陷(如水味、杂味、邪味、苦涩味过重、刺激感过强等)。是否符合该产品的香型定位和品质预期。

在喝酒的时候可以尝试不同香型与不同风格白酒产品的区别,品鉴白酒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定的感受,不断的学习积累对酒体风格的了解才能达到更好的体验感,认真的体会白酒学会品评,相信有朝一日和朋友在一起小聚时也能说出酒中的感受之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84277.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加入酒友漏价群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