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读书:要以最最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啤酒

酒鬼暴论!三招撸空平台漏洞

煮酒读书:要以最最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啤酒1

最近比较热,我喝的啤酒也比往年多,而且从今年开始,我开始系统地阅读关于啤酒酿造的书,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来以为啤酒工艺很简单,无非是通过大麦、啤酒花、水、酵母四种要素酿造生产的一种含酒精饮料,但在这个夏天的品饮和阅读,让我对啤酒有了全新的看法。

据资料介绍,现在获得比较广泛确认的啤酒的风格(或者说类型)有300多种;也有资料说,仅比利时一个国家的啤酒就有1600多种!而且比利时的啤酒酿酒师大多具有艺术气质,他们酿出的至少一半的酒是不可以被划到任何一种风格类型里去的,即便被划为某个风格类型,也在酿酒师的艺术化的酿造过程之后跟那个风格的典型特征相距较远。

啤酒的种类,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艾尔、拉格、IPA、世涛、古斯、白啤、兰比克,等等,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按照300多种的啤酒归类数量,喝全了那要喝几年去?如果再想搞清楚比利时1600多种啤酒之间的差别,我想可能这辈子也喝不完。

2

关于啤酒,还有一个让我没想到的事情,是相关书籍的丰富性。

这两年来,我从网上和书店陆续购买的啤酒书籍有20多本,数量虽然没有买白酒的书多,但在各个专业领域方面,啤酒研究的深入性要比白酒更强。

白酒的书籍虽然多,但很多内容是重复的,基本上都是完整系统地介绍工艺,同一种生产工艺的书可能就有十几种教材出版在售。

煮酒读书:要以最最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啤酒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交流群

啤酒方面介绍生产工艺的教材也比较多,我买了七、八种:如郭书贤、仝奋飞主编的《精酿啤酒酿造技术》和聂聪著的《精酿啤酒酿造技术》,这两本书属于国内讲精酿啤酒技术的专业教材;还有翻译国外学者写的啤酒教材,如约翰·帕尔默著的《自酿啤酒圣经》,这是一本大部头的厚书。

除了作为教材供生产者学习使用的介绍啤酒生产技术的书籍之外,我还买了不少面向消费者的品饮指南或品饮入门的鉴赏类书籍:如法国人吉雷克·奥贝尔所著的《啤酒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用卡通的插图,配上简单的文字,是一本通俗简明的啤酒品鉴的入门书;美国作者约翰·霍尔所著的《如何畅享啤酒》,这本书像哲学书一样叙述严谨,全文没有一页插图;还有面向啤酒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啤酒商业发展史专著,如美国精酿啤酒一位重要参与者史蒂夫·欣迪所著《精酿啤酒革命》,以及比利时约翰·思文和美国德文·布里斯基合著的《啤酒经济学》——这本书是我们群里一位酒友推荐我从网上购买的。

就啤酒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来讲,国内翻译引进国外学者专著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我手上有一套美国作者所著的啤酒酿造技术丛书,包括麦芽、酒花、水和酵母四个分册,对啤酒研究的专业化和深入化程度,我觉得比中国白酒深入得多,至少目前中国白酒还没有这样系统的按照生产要素出版的研究专著,当然制曲除外——在我目前所阅读的范围内,白酒的制曲是有专门的专著和研究文集的,但像白酒用水、用粮则没有类似的专业著作。

举个具体例子:在现代白酒生产中,过滤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工艺流程,但当我想找一本专门研究白酒过滤设备、技术及过滤效果的专著,查遍互联网没有检索到一本专著,只检索到专业期刊发表的一些论文,且其深入研究的程度还不是令人满意,我想知道的关键数据并没有获得。形成对照的是,啤酒就有这么一本专门的专著,尽管篇幅不大,却是一本专业教材,书名叫《啤酒过滤技术》,刘光成编著。

跟啤酒相比,中国白酒涉及的要素更多,工艺环节也更加复杂,但在中国白酒的研究文献中还没有出现像啤酒这样专业化、专门化、深入化的研究著作,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的研究领域还是天宽地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64954.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96折话费充值入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