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资圈“老登买酒”的调侃,折射出白酒这一传统板块在资本市场的尴尬处境。曾经被视为“永不凋谢”的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

价格体系松动,库存压力成行业痛点
白酒行业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价格体系的普遍松动。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有接近60%的酒企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特别是800-1500元这一核心价格带成为“重灾区”。与此同时,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到900天,同比增加10%,意味着一批货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平均需要两年半时间。
库存高企迫使经销商降价出货,形成价格下行压力循环。茅台近5年成品酒库存从2020年的8314吨上升至2024年的17760吨,增幅显著。五粮液2024年库存量更是同比暴涨39.13%,不得不通过暂停主力产品供货来稳定价格。
供需关系逆转,结构性变化不可逆
本轮调整与以往周期性波动有着本质区别,其核心在于供需关系的根本性逆转。
需求端上,政策约束导致商务宴请、公务消费缩减,同时年轻一代对传统白酒和酒桌文化的疏离感日益增强。中国酒业协会报告显示,1985-1994年出生的人群已成为白酒新主力消费者,占比34%;1995年后出生的成年群体占比18%。这些年轻消费者的酒类选择更加多元化,葡萄酒、威士忌、精酿啤酒等替代品分流了市场份额。

供给端上,行业高景气时期的大量扩产和频繁提价,导致中高端市场严重拥挤,产能集中释放加剧了供需失衡。白酒消费场景也在发生明显转变,家庭聚会(49.11%)和朋友聚会(48.00%)已超越商务宴请(42.22%),成为白酒前两大消费场景。
酒企分化加剧,头部承压中小出清
行业寒意已传导至各家酒企,但应对能力和表现差异明显。
头部酒企增长明显放缓。茅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10%,但全年增长目标定为9%,是2016年以来首次降至单位数。五粮液上半年营收增速仅为4.19%,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7.58%。泸州老窖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67%,三家公司的二季度数据均比一季度差。
区域酒企呈现分化态势。山西汾酒凭借全国化战略和产品组合,上半年营收保持5.35%的增长。而洋河则因渠道转型和产品迭代阵痛,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5.32%,交出近年来最差的半年报。
中小酒企处境最为艰难。酒鬼酒营收下降43.54%,净利润暴跌92.6%;舍得酒业和口子窖营收分别下降17.41%和20.07%。品牌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中小酒企面临生存危机,上半年白酒规上企业数量减少了100多家。
结构性机会浮现,行业重构在即
尽管面临挑战,新的结构性机会正在涌现。2025年最佳动销价格带下移至100-300元,表明白酒消费正朝着追求性价比的大众化方向发展。
酒企应对策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产品方面,低度白酒、果味白酒、小瓶酒等创新品类尝试破圈;渠道方面,数字化成为重要抓手,如茅台推出“i茅台”平台直连消费者;营销方面,酒企开始更加关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等新兴消费场景。
短期内,白酒价格可能继续下探,行业出清仍将持续。但长期来看,能够活下来并健康发展的企业,必定是那些品牌底蕴深厚、现金流健康、能够真诚对接消费者的酒企。白酒行业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这一转型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85462.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